中文版   English
 
  活动报道  
  最新消息  
 
 
  你当前的位置: 新闻动态 最新消息
站内搜索:
 
  最新消息
   
 
[光明日报]中国游戏走出去正当时
分享到:
时间:2025-04-25    浏览量:22

“发展游戏出海业务,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、发行,海外运营的产业链条。”“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,开拓海外文化市场,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和影视剧、游戏等数字文化产品‘走出去’,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。”游戏利好政策信号不断释放,不仅彰显国家对游戏产业的战略重视,也预示着中国游戏全球化征途的加速升级。

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,游戏已成为“技术集成度最高的文化载体”。无论是虚幻引擎的实时渲染技术,还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突破,游戏始终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。

同时,游戏对就业的“稳定器”功能不容忽视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《数字文化产业就业报告(2020)》显示,以游戏、电竞、直播、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创造约3000万个就业岗位,其中游戏产业链贡献显著。从核心技术研发到海外本地化运营,从赛事解说员到内容创作者,游戏的跨界融合特性使之成为容纳多维度人才的生态平台。即便在疫情冲击下,游戏产业仍实现逆势增长,为经济复苏注入活力。正如历史学家葛剑雄所言:“游戏产业的包容性与延展性,使其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社会润滑剂。

如果说中国高铁与5G技术是当代科技硬实力的象征,那么以游戏为媒介的文化软实力输出,则更具润物细无声的穿透力。《王者荣耀》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了古蜀文化、皮影艺术,数字技术的应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展示方式;《黑神话:悟空》凭借纪录片级别的画面与重构的西游世界观,还未上线已掀起全球文化热议。这种“文化编码”的成功,印证了游戏作为新型叙事载体的天然优势。

不少发达国家早已将游戏视为文化战略的核心领域。法国成立“国家游戏中心”,为创意团队提供税收优惠;日本将“酷日本”战略与游戏IP开发深度绑定,输出动漫、音乐等衍生内容;韩国政府与企业联手建立电竞培养体系,打造从赛事到直播的完整生态圈。中国游戏企业的全球化探索,不仅是商业竞争,更是文明互鉴的机遇。

当前,全球游戏产业竞争已从市场规模之争,升级为技术标准与产业规则的话语权之争。微软斥资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,索尼加速推进元宇宙内容生态,均反映出国际巨头对游戏这一“下一代互联网入口”的押注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游戏企业的角色正从“跟随者”转向“引领者”。腾讯作为全球收入最高的游戏发行商,其国际化布局极具代表性。通过与动视暴雪合作推出《使命召唤手游》,天美工作室不仅进入欧美主流市场,更以3A标准成立蒙特利尔、西雅图等海外自研中心;《无畏契约》主机版跨平台运营的成功,则证明了中国企业适应多终端协同的能力。随着中国厂商逐步参与全球行业标准制定,游戏产业的“中国方案”正在成型。

中国游戏出海的动能,既源于企业创新实力,也得益于国家对数字经济的战略支持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我国自研游戏海外营收达85.54亿美元,同比增长4.24%。但这些成绩只是起点,未来还将从加强自研技术、深化文化共情力、构建本土化运营等方面发力,持续释放中国游戏的深层魅力。

游戏产业的全球化,不仅是商业蓝海的开拓,更是一次文明交流的探索。当指尖的交互跨越语言与地域的隔阂,当虚拟世界的“中国故事”激发共鸣与共情,游戏便从娱乐产品升维为文化纽带。中国游戏正站在时代的风口,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征途中,唯有坚守创新内核与文化自信,方能让全球玩家真正“爱上中国游戏”,见证数字时代中华文明的魅力绽放。

原文登载于光明日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LmXAS-B3irpGNTCiomooyw

 
 评论0条
还没有评论
 会员评论(只限会员发表评论)
   
 
 
设为主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 
版权所有:中国就业研究所